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1204249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来自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从民族历史文化中汲取发展的力量。历史发展有其规律,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要加以理解和思考。
(2)历史是现实的镜子,请就如何从民族历史文化中汲取发展力量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2017年清明节数千万人参与网络祭拜,他们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节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2018-10-15更新 | 5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在各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018-04-30更新 | 1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5年10月3日上午10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两岸春节包机的相关事宜。大致上是这样的:航点方面,增加太原、长春、南宁、烟台4个航点作为两岸客运定期航班航点,从2016年春节期间开始执飞。至此,大陆通航台湾的城市将达到31个。台湾海峡隔开了两岸同胞,然而,“每逢佳节倍思亲”,浓浓的思乡情结,却使得台湾海峡又成为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两岸政府都会极力为同胞相聚,回乡祭祖等人们提供包机服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2016-11-26更新 | 2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