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1210754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不断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全市经济由工业主导逐步转变为二三产业双轮驱动;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54:1缩小到2017年的1.85:1;不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对外经济合作成果丰硕,利用外资保持良好势头,新设境外投资企业机构732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党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措施对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起的作用。
(2)请简要说明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材料二:“最多跑一次”:让数据“多走路”、政府“多跑堂”、群众“少跑腿”……浙江以改革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下面是专家关于这项改革的一些评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政务办事‘排队时间长、多窗口重复递交材料’饱受诟病。浙江作为我国信息化程度较高、较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省份,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实施‘最多跑一次’的。”

“最多跑一次”改革走的是地方先行先试的路径,得到了中央的支持。下一步,中央可以帮助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

“最多跑一次”改革从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促使政府部门从理念、制度到作风进行全方位变革,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可谓“一改多得”。


(3)改革需要方法论的指导。请结合专家评论,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角度,分别写一个关于推进改革的方法论建议,并说明该建议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2月15—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开好明年中国经济大船,除了“国家队”“主力军”之外,离不开聚合各方面的力量。

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对平台经济和平台企业。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对外资和外商。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分析上述经济发展思想蕴含的哲学智慧。
2023-03-17更新 | 10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8年5月19日,中美两国就经贸磋商共同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将在诸多领域加强经贸合作。中美加强经贸合作的重要原因是中美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当前的中美关系是一种彼此冲突,但又彼此依赖对方的“凉战”关系,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热战”和“冷战”。此次中美两国的经贸争端向国人昭示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知识,说明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什么是国之重器?
(2)中美加强经贸合作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2018-09-08更新 | 2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农耕文化是我国乡村社会留存的独特文化,具有重大的传承利用价值。目前,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农耕文化保护传承仍面临诸多挑战:城镇化的“虹吸效应”让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工业和城镇转移,加速了自然村落的衰亡;一些传统建筑逐渐受到损坏,能够反映传统农耕文化特点的资源载体越发稀少。随着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的加快,人们在共同劳动和生活基础上开展农俗活动的传统逐渐淡化,以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为主要资源的旅游开发,普遍看重眼前盈利和即期收益,“破坏性建设,建设性破坏”隐患不少,难以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在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注意借鉴和汲取农耕文化的理念,保护传统民俗、传统民居和地方特色文化,弘扬鲜明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传统人文精神,维系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让璀璨的农耕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鲜活生命力。
2022-03-01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