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途径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210789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1)运用“认识的无限性”的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做到永葆其美妙之青春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年来,我国文化繁荣发展,文化生活精彩纷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中宣部开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该活动旨在让广大文艺工作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使广大文艺工作者采撷文化养分、在深入人民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创作文艺精品,推出更多打动人心、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送去文化服务,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活动的正确性。
2016-11-26更新 | 8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复兴之魂。深植其中”。《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中指出: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没有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没有中外文化的借鉴和交流,中华文化不可能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谈谈在文化建设领域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8-11-13更新 | 3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出版企业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他们调查发现在飞机、火车上很多人在用电脑、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该企业从传统的纸张印刷、人工渠道发行跨越到全数字出版发行,把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在第一时间传送给读者,而读者阅读的工具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他们还研发了很多适用于教育方面的数字化产品,比如“寒食帖”,读者既可以欣赏诗词的内容,也可以了解作者苏东坡的概况以及所涉及的地方的人文、历史背景,还可以对书法进行临摹。民族新漫画《四大名著》向10个国家输出版权,与日本动漫企业合作为日本教务省提供的《三国演义》漫画本,让日本这个动漫大国的中小学图书馆,第一次有了来自外国的漫画书。目前,该公司资产已过118亿元,净资产90亿元。开始在全球范围跨区域、跨行业谋篇布局。
材料二:2015年春,由央视前著名主持人、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聚焦雾霾及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上热播。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穹顶之下》此次完全通过互联网传播,带有效性强、参与度高等互联网特征,在更短时间内引发更大的关注,带来更多的赞扬与质疑,唤起了新一轮关注环保的热情。可同时,部分评论却恶意揣测作者动机,对其道德品质进行诋毁,甚至肆意揭露个人隐私。而一些媒体出于经济利益,对这些评论大肆炒作,博取眼球,暴露了互联网文化“低俗化、庸俗化”的另外一面。
(1)结合材料一和,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出版企业能实现不断发展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避免互联网文化的“低俗化、庸俗化”提出对策。
2016-11-26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