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活与消费 > 消费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215678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正在悄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外卖平台“无需餐具”类订单增多,珍珠奶茶类的消费需求降低……随着垃圾称重付费和积分累计制度的试点实施,人们“不用就直接扔进垃圾桶习惯”也将带来改变。

2019年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24206.2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24012.8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2%,实现了降低处理成本,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消耗,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绿色发展。垃圾分类改革还将进一步释放循环产业经济活力,前端的垃圾分类服务、中端的垃圾分类转运、终端的厨余垃圾处理、渗滤液处置、垃圾焚烧等相关企业均将从中受益。企业要在垃圾分类环节中找准市场需求,更新观念和技术设备,协调上下游关系,才能让垃圾分类产业良性运转起来,摆脱“投资人钱花完就关门”或靠政府“输血续命”的困境。

材料二

一杯珍珠奶茶的垃圾分类

垃圾

具体垃圾

具体处理方式

剩余奶茶

倒入下水道

剩余珍珠

未洗净的杯子和吸管

扔进其他垃圾桶

杯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垃圾分类的意义。
(2)完成材料二“一杯珍珠奶茶的垃圾分类”的表格,请按现行垃圾分类要求填入所对应具体垃圾的处理方式。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蓬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上半年,国内信息消费规模达到了2.3万亿,同比增长15%,是同期GDP增速的2.2倍。据估算,今年我国信息消费将实现5万亿元的规模,占GDP之比提升至6%。

2017年各省信息消费数据显示,全国各省信息消费可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第二梯队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省份,第三梯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2017年信息消费发展前十名,也是同期全国人均GDP排名前十的省市。


(1)结合材料一,分析当前我国信息消费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在线学英语、追热播影视剧、网络订餐、共享单车、分时租赁……时下,人人都离不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信息消费已经渗透到了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全过程,成为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速、辐射最广泛的新兴消费领域之一。


(2)请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信息消费对我国发展的经济意义。

材料三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购物也显示出强大的购买力。“双十一”成了一年一度的网购狂欢节。不可否认,“双十一”消费确有实惠可图、确能挑到理想商品,但“居家过日子”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口袋。俗话说:有钱不买半年闲,不计成本的盲目购物,只会造成资源浪费,与当下倡导的节约型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而“双十一”过后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垃圾大战。


(3)结合材料三分析,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理性网购。
2019-01-25更新 | 13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新兴业态发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为切实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2020年9月11日,浙江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明确: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不达标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培育壮大替代产业;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塑料污染治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强化可循环、可降解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替代材料和产品性能;加大对塑料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渠道,深入宣传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典型。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中应如何作为。
(2)请你为开展宣传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2021-01-10更新 | 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指标
年份
私人轿车保有量(万辆)GDP(万亿元)人均收入(元)汽车工业销售产值/GDP(%)
200460016.061795.62
2006114920.976686.70
2008194730.1102716.31
2010344339.8143947.54
2011432247.11624110.40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页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页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没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2020-03-17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