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联系的普遍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1 题号:12157637
科学把握中国发展的时和势--《论中国信心从哪里来》摘录:我们坚信,尽管形势发生变化,中国发展的“时”依然总体有利。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牢牢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奋力闯关夺隘,定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我们坚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中国发展的“势”不可阻挡。这是厚积薄发的发展之势,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深厚积淀和不懈探索,我国经济有足够底气应对风险挑战;这是合作共赢的开放之势,中国坚定不移向世界打开大门,与各国深化合作,顺应时代潮流,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1)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知识,如何“科学把握中国发展的时和势”?
(2)作为青年学生,你准备如何为中国发展的“势”尽其所能。
2020·山西大同·一模 查看更多[9]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习近平引用唐代诗人王昌龄这句诗呼吁世界各国携手共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要应对风险和挑战,凭单个国家的力量势单力薄,难以持续。

2024年4月3日中美上海对话,旨在确保继续减少相关的军事摩擦。在这幅画卷中,中美关系无疑是一抹浓墨重彩的焦点,它的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全球经济的心弦。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没有变,只要通过对话和协商,超越零和博弈,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与智慧去把握挑战中的机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我们对书写中美关系新篇章充满了自信与期待。

结合材料并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解读我们对书写中美关系新篇章充满了自信与期待。
2024-05-09更新 | 17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各国应该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各国通过沟通合作等方式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2)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为我国参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两条方法论建议。(要求:①观点紧扣主题,合乎逻辑。②具有可操作性。③术语规范,语言精练。)
2017-04-14更新 | 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并在至今一年多的时间内多次外交会晤和对外活动中反复宣讲和共谋部署。
材料一:“一带一路”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酝酿深刻调整,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材料二:去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是如何契合我国外交策略的?
(2)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
2016-11-26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