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12271966
2020年11月2日,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我国人多地少,要端牢饭碗,就要靠科技进步提升品质、改良品种,就要靠好的专家团队、好的政策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这表明(     
①认识的目的在于回到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②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离不开科技创新
④实践推动人们在新探索新研究中深化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7年1月6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迎来了一位特殊选手——搭载“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挑战人类最强大脑的名人堂选手王峰。最终,机器人凭借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领域的深厚积累,以3:2险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百度大脑”经人们创造出来之后,就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②“百度大脑”将会在其自主意识的指导下,能实现人的某些功能
③“百度大脑”的制作和使用,凸显了人类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
④“百度大脑”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2017-11-13更新 | 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提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只有劳动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③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④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4-24更新 | 4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科学界很长时间都认为宇宙应该是一片漆黑的,科学家们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宇宙当中的光源非常少。但最近发射于2006年,并于2019年经过处于太阳系最遥远地带——柯伊伯带的“新视野号”在距离地球六十四亿公里之外拍摄回传的照片告诉我们,整个外太空并不是一片黑暗的,反而比我们设想的宇宙要明亮很多。但是对于这些光的来源科学家们还没有确切的认知。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A.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未知领域也是可知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工具决定认识水平
C.认识活动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客观物质性特征
D.受主客体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
2024-04-18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