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4 题号:1228105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我国数千年来遗留下来的数不胜数的文物,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是一部中华民族物化了浓缩了的文化史,是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与重要见证。文物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旨在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禀赋优势,切实激发文物事业发展活力,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古都之脊重振,北京老城复兴。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长达7.8公里的城市轴线。建筑学家梁思成盛赞它是“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聚焦这条“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市从2011年启动了申遗工作。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牵引,大批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文物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强化。


【文物修缮】

近年来,中轴线上百余项文物修复陆续启动。栉风沐雨的古都细节,在时光中渐次闪亮。

从最北端的钟鼓楼向南望,是地安门大街,以及景山公园的寿皇殿、万春亭。景山向南,过故宫、天安门广场后,是京城所有城门中最具规模的正阳门。2020年10月,正阳门箭楼修缮启动,对象包括箭楼城台、浮雕、窗眉、室内木构件油饰、屋面等。修缮中,每一处都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

正阳门箭楼的开放规划中,设计了打卡中轴线、寻找镇水兽、重走正阳桥三个景观,通过引入互联网打卡、互动直播等新兴服务业态,向世界讲好中轴线故事。未来,正阳门箭楼可能打造成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并通过各种互联网玩法吸引众多年轻人到访游览。

【点亮中轴线】

中轴线两侧,北京在功能疏解、古建修缮、街巷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老城保护”替代“旧城改造”,百余项工程陆续启动,古都尽显芳华。

2021年,北京市开始实施“点亮中轴线”项目,北端范围延长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晚上,从鼓楼向南远眺万春亭,一条璀璨的灯光带向南延伸,照亮了钟鼓楼、旧鼓楼大街和地外大街,仿佛郭沫若先生笔下的“天上的街市”。

【非遗保护】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文化形态的中轴线,又包括国家礼仪传统、建造技艺传统、民俗文化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遗项目“天桥中幡”(民俗杂技)、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民间音乐);北京市级非遗项目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民俗舞蹈)、天桥掼跤艺术(传统体育)、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传统技艺)等都是中轴线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内容。这些传统民俗既承载着北京人对中轴线的集体记忆,更反映着北京老城生活的民俗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建筑技艺。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第三章为“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鼓励、支持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保护活动。“公众参与”既是近几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所强调的,也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不同于以往申遗项目的突出特点。中轴线上不光有恢弘壮丽的建筑,也有普通百姓的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相关知识,说明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过程中有哪些有益的经验。
2023-01-11更新 | 30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穹顶之下》是由央视前主播柴静自费百万拍摄的雾霆新闻调查公益性视频,发布首日点击量就突破3100万次。《穹顶之下》的成功,与其创作思想分不开:选材立足亲身感受,立足百姓生活和重大社会热点;借鉴西方经验,把视频播放与现场讲述有机结合;经费独立,自费拍摄保证了观点中立和客观;体现出天人合一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完美对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穹顶之下》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材料二: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 — 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申遗部分22个遗产点在中国,包括各帝国都城、宫殿群、佛教石窟寺等。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2000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长安 — 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016-11-26更新 | 28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征与长征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它产生于中国又影响世界,是世界公认的1000年来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事件之一。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源泉,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
2019-01-22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