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0 题号:12400045
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载人深潜刷新纪录表明(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②要获得对海洋的认识必须通过实践
③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奋斗者”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从2000发布《铁路发展策略2000》提出建设区域快线,到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香港终以26公里的铁路线连接至国家2.5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上。这表明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
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意识能改变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规律的客观性不可违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6-13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建立适合各阶段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构建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的哲学依据有(       
①把兴趣爱好作为活动的出发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②研学旅行作为直接现实性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正确认识
③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获取比书本知识更可靠的间接经验
④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验证知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11更新 | 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说:“我做过一个梦,梦中我和大家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那个梦真是太美了。”如今,这个“禾下乘凉”的美梦已经有了现实雏形。中国科学院成功创制优质超大超高水稻新种质一一巨型稻父本材料,巨型稻株高2米,单穗500粒以上。这表明(   
①人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
②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③人能够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
④实践是人有意识的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09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