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0 题号:12423827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但由于上个世纪初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和过度放牧,塞罕坝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分析说明塞罕坝是怎样从皇家猎苑到沙地荒原再到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曾经,“守着青山绿水受穷”。如今,A村突出文化内涵,充分认识传统文化资源的生存现状和保护价值,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用先进的文艺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坚持全域旅游规划,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推动经济转型发展。A村走出了一条文化繁荣和生态旅游双赢的有效路径,实现了华丽“蝶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角度,指出A村挖掘本村文化资源的意义。
(2)A村在实现华丽“蝶变”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019-10-16更新 | 1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6 年 11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立法。“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但由于它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安排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它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
2017-08-03更新 | 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份沉甸甸的改革清单,让改革成为新常态,让2018年成为成色十足的“改革年”。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橄揽型”分配格局,到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从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到国务院机构大变脸,打造高效政府;从推动谋体融合发展,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全方位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突破前行。


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规律”角度,分析说明让改革成为新常态的原因。
2019-03-29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