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下列选项与诗中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
B.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
20-21高三下·浙江温州·开学考试 查看更多[5]
更新时间:2021/03/04 19:35:24
|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这一现象,可概括为( )
A.“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
B.“物相杂,故曰文” |
C.“尚和合,求大同” |
D.“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无论哪个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选项能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的有( )
①“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②“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①“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②“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③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下列与此蕴含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①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②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①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②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针对全球抗疟的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抗药性"卫生难题,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数年,终于揭开青蒿素抗疟机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疗应对方案,用事实告诉世界∶青蒿素依然是人类抗疟首选高效药物。这表明( )
①“抗药性"卫生难题的出现,推动了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认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抗药性"的出现证明了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原有认识不是真理
③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认识源于实践,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对抗疟机理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①“抗药性"卫生难题的出现,推动了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认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抗药性"的出现证明了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原有认识不是真理
③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认识源于实践,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对抗疟机理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重视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下列经典古语中,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②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③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一—一《淮南子·汜论训》
④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北史·吐谷浑传》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②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③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一—一《淮南子·汜论训》
④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北史·吐谷浑传》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要防微杜渐,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②重视量的积累,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事物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要促进质变的发生
④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度,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①要防微杜渐,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②重视量的积累,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③事物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要促进质变的发生
④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度,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您最近一年使用: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