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1247340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

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本国国情,能否获得人民拥护和支持,能否带来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客观现实,将长期存在。

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见、仇视,可怕的是想把人类文明分为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他人。各国应该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处,促进各国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动力。


(1)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哲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客观现实,将长期存在。”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依据所掌握的知识与材料说明,如何真正实现文化多样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19日,北京大学第十六届国际文化节开幕。本届文化节以“世界无界,未来以来”为主题。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学生参加,展示各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传统乐器、手工艺术和特色美食等。北大始终秉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文化传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的文化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2019-12-03更新 | 13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5年10月5日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

屠呦呦是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其科研之路无比艰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她潜心研究,心无旁骛。在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大约试了200多种中药,380多种提取方式,190多次试验,甚至自己亲自服药试验而导致肝中毒,才发现了有效成分。她的科研经历,她的求索精神,以及她的人格魅力,都让民众感佩,并从中受益。屠呦呦回忆说:“虽然当时科研条件极为艰苦,但这是国家交给的任务,有一种使命感,一定要做成。”

屠呦呦获奖给国人带来振奋的喜悦之余,也出现了各种不同声音,争论最多的是诺奖该不该给中医记功。“中医与西医谁该加冕”的背后,折射出由来已久的中西医之争。近百年来,西医东渐,占据国内医学的主流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医边缘化。诺奖论功行赏,反对中医的人自然不愿给获奖成果贴上中医的标签,而力挺中医的人则认为当之无愧。其实,不妨听下国际上的评价:青蒿素,这种中草药和西医技术及标准结合获得的抗疟疾药物取得了了不起的成果,拯救全球数百万人,得到了全球的认可。


(1)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西文化相互交融,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对“中医与西医谁该加冕”进行评论。
(2)就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提出两条建议。
2019-05-16更新 | 4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4年9月12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充分体现丝路核心、中华文化、国际元素三大主题,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展示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邀请亚非、欧亚、亚洲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关联国家优秀演展项目参加文化节。同时邀请甘、青、宁、新、闽、桂等国内丝绸之路沿线省区优秀演展项目,组织陕西本地优秀文化代表性演展项目参加艺术节活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举办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⑵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意义。
2016-12-13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