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1253936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0年10月,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在这场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思南中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文化底蕴深厚,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其中作为我校办学特色之一的年度文化盛宴——以《青春扬帆·温暖前行》为活动主题的“贵州省思南中学2019年元旦暨双拥文艺晚会”,2018年12月28日晚在学校大礼堂隆重举行。本次晚会将分为2个篇章,第一篇章《点亮青春·以梦为马》以“梦想”与“明辨”为主线,用活力四射的歌舞等形式展现当代高中生的青春梦想,并通过视频采访的方式,让老师与学生分别谈谈他们理解的“梦想”与“明辨”的关系,在向所有人的梦想致敬的同时,传递在追梦过程中不能盲从,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行为。第二篇章《温暖前行》以“快乐”与“修德”为主线,用欢快的快板舞蹈和朗诵等表演,体现所有思中人对“师德”和“品德”的重视,并用一颗感恩之心,将自己的个人梦想与思中梦想乃至中国梦相连接,从而追求真正的快乐。一个个充满青春活力、或曲调优美、或激情昂扬的节目掀起阵阵高潮,让人目不暇接,给在座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饕餮飨宴。晚会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气氛热烈活跃,掌声此起彼伏。在给观众带来美的视听冲击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思中学生的多才多艺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彰显了我校办学特色。借此元旦之际,用激情点燃梦想,用真情畅想猴年,以“思中梦”将师生凝聚在一起,共筑我们的精神家园,共贺母校的扬帆起航,共创我们美好的未来。


请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分析我校举办元旦文艺汇演的意义。
2019-04-26更新 | 3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对歪曲历史恶搞英雄的网络公害亮起红灯、划出红线。

材料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曾经毅然决然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永远长眠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英烈是伟大精神的生动载体,维系的是历史记忆,标识的是当下的价值坐标,指引和彰显着国家与民族的精神走向。处于民族跃升关键阶段的中华民族,亟需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前行。

材料二   长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瓦解主流精神,解构英雄精神的逆流。通过国家意志来褒扬和维护英雄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通过立法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实施,无疑有助于弥补法律空白,扎紧法治栅栏,让尊敬英雄成为习惯。我们应自觉遵守英烈保护法,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丰富而有意义的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行。


(1)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立法保护英烈的必要性。
(3)英雄精神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请你从哲学角度,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弘扬先烈英雄精神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9-03-20更新 | 14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民谣与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民谣与诗歌是有别于通俗文化的艺术形式,他们共同承载着人们对“雅文化”的精神追求。不管是打动人心的民谣,还是古典雅致的诗词,流淌于其间的,正是“雅文化”的血液。不少民谣,也正是因为其历经打磨后,刻画出人生的百态,引发大家的共鸣,增厚人心的土壤,由此才成为“爆款”。诗词的用处,正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所以说,有意义的作品才是滋养人心的养料。
材料二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某省准备出版国学教材,在中小学开设国学必修课。在讨论如何将国学经典引入中小学课堂的问题时,有专家认为,学习国学,既要忠于经典原著,又不能拘泥于原著。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为什么说“有意义的文艺作品是滋养人止的养料”?
(2)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学习国学,既要忠于经典原著,又不能拘泥于原著”的理解。
2017-09-12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