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4 题号:12561580

材料一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指引下,我国经济结构显著改善,国营工业产值年均递增57%,所占比重1952年达到52.8,国营商业所占比重1952年达到60.5%。

材料二   土地改革后的农业经济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规模小、工具少、资金短缺等问题限制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可能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商品粮、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

材料三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签字,中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始了密切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与时俱进,70年铸就辉煌。

材料一   70年艰辛探索,70年深刻变革

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毛泽东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二   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材料三   坚持“四个自信”,实现伟大复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3)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
(4)“迎新中国70华诞,争做幸福追梦人。”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坚定“四个自信”,请任选两个角度分别列举1条做法。
2019-11-09更新 | 1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追寻历史人物的踪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人物: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1956120日,身为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荣毅仁和盛丕华一起,代表全市私营工商业者向当时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提交了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申请书。


请指出这一年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2021-11-18更新 | 23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毛泽东同志在革命中撰写过《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该文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必须对其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态度。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在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阶级,最终取得了胜利。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经典论述,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两部著作中,他说:“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各自的任务是什么?两者有何关系?
2020-11-05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