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1258228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天下万物各不相同,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习近平在谈及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多次引用孟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观点。习近平指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结合材料和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分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中的指导作用。假如有外国友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向往,请你从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中选择至少两项推荐,并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乌克兰危机硝烟未散,巴以冲突又起……“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应对的深刻命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源于文明冲突,而文明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而是在同困难的不断斗争中砥砺前行。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阐述中国方案能够破解“文明冲突”的合理性。
2023-12-29更新 | 20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世界文化之瑰宝。然而,中国民间剪纸长期以来远不如国画、中国书法等为世界所知晓。某班同学以“让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走出国门”为议题展开讨论,两位同学分别提出各自的观点。




从以上两种观点中选取一种你支持的观点,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充分,分析具体。
2019-09-23更新 | 9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这样,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1)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探究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多一些文化基因“链接”的意义。

材料二:一条条老街、一处处名胜,以及蕴含其中的历史传说、名人轶事等,给一个城市烙上了独特印记,如提起北京就会想起胡同,提起苏州就会想到园林,提起武汉就会想到黄鹤楼……而成都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代水利文化宗师李冰,用他的汗水和智慧,灌溉了成都的千里沃野;武侯祠的英雄和智者们,义结金兰,仿佛还在那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金沙遗址,先人们的肉体被风化了不知多少年,但是,却带不去他们的美好梦想;杜甫的草堂虽小,却涌出了盖世的诗章;琴台路上的那架古琴,仿佛仍然在演奏着《凤求凰》……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历史文脉。城市历史文脉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城市文化精髓、优良文化传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气质,给人以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2)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必须延续历史文脉。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两条塑造城市特色面貌的理由。
2020-10-09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