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1260007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7月8日《光明日报》刊文指出,当代文艺工作者应该深入研读历史文化经典,知道自己的来路,明了历史进程的脉络,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中汲取营养,使之成为文艺创作的深厚根基。同时,也要对现实生活保持足够的敏锐,在生活现场感知时代发展的蓬勃力量,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获得艺术灵感和思想养分。只有这样“左右开弓”,实现“两条腿走路”,文艺创作才能真正立得住、传得开、走得远,才能真正实现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


对历史文化的取材和演绎,已经成为在当代文艺创作中锻造经典文化的重要路径。结合材料并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在当代文艺创作中应怎样正确对待历史文化。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2019年11月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届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这意味着,新一届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集中展示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传承的力量》自2017年举办以来,让人眼前一亮,犹如一道沁人心脾的精神盛宴。各地学校通过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进校园、课堂教学等体育艺术教育形式,积极落实和不断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创新具有本校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通过采取微电影+节目展演的形式,既展现异彩纷呈的体育文艺表演,也有服装、道具、音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台前幕后老师和学生们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传承的力量》记录了一群群中华好少年对于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的体验、感受和领悟,多角度展现新时期学生群体对国家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教育部举办《传承的力量》成果展示活动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0-08-10更新 | 6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龙门金刚》到《只此青绿》,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绝美中国元素一次次令世界惊叹。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频频出圈,“国风”已成为一种潮流,在年轻人中大受追捧。

在国风潮流的背后,既是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也是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方面,4K高清直播、XR和VR等技术的运用,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让人们能够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拉近了现代与传统的距离。另一方面,专业人士的创作、草根社群的活动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相互交融,促成了众多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爆款”和时尚品牌,推动国风从小众文化逐渐流行起来,使“国潮”成为时尚。

国风的流行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表现,也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自己的道路注入了新鲜动能。在为此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封建糟粕借着国风的潮流沉渣泛起,一些庸俗文化也伪装成“国风”招摇过市。如何使国风潮流“不退潮”,我们还需要更多思考与探索。


(1)有人认为,封建糟粕和庸俗文化借机复苏说明国风的流行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倒退。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认识。
(2)为号召同学们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即将组织“国风小小传承者”主题活动。请你为这一活动撰写两条标语,要求主题突出,朗朗上口,每条在20字以内。
2022-05-06更新 | 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结合材料,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说明应该怎样立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10-09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