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国家性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0 题号:12781657

材料一   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考验着国民的承受力。2021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行业和企业涉及人脸识别、招聘平台、老年人手机、瘦肉精、医疗广告等问题……这一桩桩事件,深深地刺痛了国民的心灵,同时也考验着国家的监管能力。对此,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治理的力度,比如,近日沪检方提起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公诉261件33人,北京市食药监局与外卖平台合作打击无证餐饮,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进行了北京市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Ⅱ级)等。

材料二   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考量”。李克强总理说,一方面当前我国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不法分子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以身试法,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从“量”更多地转向对“质”的追求,同时食品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品种不断丰富。这些情况对食品安全标准、食品风险的评估等都提出了新课题,对食品安全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他要求有关部门加强科技攻关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检测等工作,确保国人“舌尖上的安全”。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
(2)结合材料二,谈谈政府应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能,保证国人“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和最根本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我国公民和政治制度的知识,说明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上述原则的道理。
2016-11-26更新 | 13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减少贫困人口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越来越好,但党和政府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要满腔热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扶贫开发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

材料二: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农村和少数民族比较多的边境地区,这些地方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落后、难以留住人才,是扶贫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


(1)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讲话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在减少贫困人口中发挥作用。
2016-11-26更新 | 22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   目前,以电脑、手机等为终端的虚拟网络空间正在对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网络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参与模式,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各国民主政治进程中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然而,网络政治参与并不必然增进国家治理及其安全。而且,当网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模式和时尚,人们享受其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带来的便利之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如人际交往淡化、自我的碎片化及个人隐私权的泄露等,彰显了网络生态危机的脆弱化,也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形式了巨大挑战。一种全新的治理危机——网络治理危机,正在逐步显现。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实现权利入笼,必须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的关键,它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心。政府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法治政府的建设还要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置宪法于崇高地位,建立公众对于法律的信仰,维护公民权利,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国家治理和公民行为的准则。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公民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如何发挥正能量,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学依据,说明法治政府建设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2017-09-07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