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3 题号:129263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0多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如今,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修改选举法实现城乡居民“同票同权”……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一些“老虎”“苍蝇”被绳之以法。

材料二   针对电商平台饱受诟病的假货屡禁不止、山寨货层出不穷、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的现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该法明确提高了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罚款数额由此前最高五十万元调至二百万元。


(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2)上述材料表明社会主义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全面依法治国应坚持哪些原则?
2022-05-24更新 | 13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成就斐然,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立法工作的三大成就:一是从1954年宪法规定的高度集权的一级立法体制,逐步地发展成统一的、分层级的、多类别的立法体制;二是建立相对完善的立法程序;三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截至2018年8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67件,行政法规756件,地方性法规12000多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

法治改革方案由党中央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统一审议决策,重大改革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决定,确保党中央对法治改革、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着眼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着力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强化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等,办成了一批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办成的大事难事。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
(2)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为全民守法提出三条要求。
2021-07-08更新 | 15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马克思早期从理性法、自由法观念出发,论证了自由与法的关系……一方面,强调法律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因为法律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马克思的这一命题还有强调法律神圣性的意思……



请你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2020-03-14更新 | 3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