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130438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滥捕滥食野生动物,已成当前人类共识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国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习俗。可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肆意放纵自己的口腹之欲,甚至进行炫耀性消费,将食用珍稀野生动物视为身份地位、经济实力的象征。在这种畸形的饮食消费观念鼓噪之下,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屡禁不止,“野味产业”规模空前庞大。毫无疑问,饕餐无度、利欲熏心的滥捕滥杀行为不仅严重冲击生态平衡、 破坏生物多样性,也为公共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并最终成为全国性甚至世界性公共卫生事件,贩卖和滥食野生动物再度引发人们关注。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制度。以严密的规范、严格的标准、严明的责任,筑起公共卫生安全法治防线,保护野生动物安全,保障群众生命健康。这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符合当下形势的科学合理的选择。此决定的出台,将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1)有人认为,“食用野生动物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不宜强制禁止”,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批驳。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该《决定》出台的合理性加以说明。
(3)某校开展“健康生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活动,请站在个人角度就如何践行提出三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再本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扩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
(2)“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
2019-01-30更新 | 6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合家团圆的节日,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节前,背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2020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2021年的春节必将不同以往。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各地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引导外地人员就地过年,众多游子纷纷表达会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传统思想逐渐转变为“视频团圆,就地过年”。在当今的数字时代,即使身在异地,也可以将对家的思念通过网线跨越千里传达到家。提倡就地过年,是提倡跨越时空的线上团聚,是一个节日,两处温暖。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一谈“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传统思想转变为疫情条件下“视频团圆,就地过年”的认识。
2021-06-03更新 | 8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吃在中国”,这个素来“民以食为天”的东方国度,在其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既创造了缤纷多彩的饮食文化,始终拨动着国人内心的情感认同,同时也留下了令人触目惊心的饮食陋习,让人们深恶痛绝,野味嗜好即是尤为突出的一种。一些人嗜食野味是迷信“食补”。唐朝《朝野佥载》曾谈及岭南人爱吃刚出胎的赤红鼠崽,“以箸挟取啖之,唧唧作声”。果子狸在《本草纲目》中被记载为“专上树木食百果,冬月极肥”。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应如何看待我们的传统饮食文化。
2020-10-20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