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30651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孺子牛以“为民服务”、拓荒牛以“创新发展”、老黄牛以“艰苦奋斗的深刻内涵。

提到创新发展,不能不提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神东煤炭)。神东煤炭争做科技创新的“拓荒牛”,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神东煤炭逐渐认识到,推进核心技术创新是智能化矿井建设的突破口。神东煤炭榆家梁煤矿成功应用的中厚偏薄煤层透明自主割煤模式,打开了“无人化”采煤的探索窗口。国内首套等高式采煤装备在石圪台煤矿井下单机调试成功,其中薄煤层等高无人智能割煤技术是神东煤炭的首创。更重要的是,等高采煤工作面改变传统长壁式斜切进刀采煤方式,采用机头和机尾垂直进刀模式。该工作面的成功实践不仅填补了国内薄煤层等高无人全自动化生产领域的空白,更为神东煤炭可采储量达9.57亿吨的薄煤层的自动化安全高效开采积累了重要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


(1)无人化采煤还远吗?智能化建设给出答案。结合材料和所学认识论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某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就“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主题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请你就该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少于150字)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当好”店小二”,成就“大掌柜”。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实现了从“官老爷”到“店小二”的角色转变。

为了当好“店小二”,T市政府首先提出“行政效能革命”五条纪律:不允许说“我不不知道”,必须要熟悉业务;不允许说“这个不归我管”,必须实行首问负责制;不允许说“企业没找我”,必须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不允许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必须吃透政策,要说怎么样才行,找到有效的办法;不允许“因自己方便造成企业办事不方便”,必须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在这种理念和纪律的要求下,T市万名干部深入基层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累计走访企业5000多户次,收集问题2400多个,解决问题2100多个。开展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审批制度改革,取消343个事项,下放94个事项;取消3842件申请材料、188个办理环节、106个证照;事项办理时限由法定平均21.4天压减至5.3天。近年来,一大批“高精尖”项目纷纷落户T市。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为什么政府要实现从“官老爷”到“店小二”的角色转变。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T市政府所扮演的“店小二”角色是称职的。
2019-01-17更新 | 8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时代是理论之母,新时代必然要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必然要引导新实践。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我们党科学判断国情形势、正确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前提,对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党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是如何体现人类求索真理历程的。
2021-12-17更新 | 6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意识形态关乎旗识、关乎适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网络为载体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深刻交化,主流媒体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人民日报社开设电子阅报栏,建设宣传品牌,及时传播党的声音;学习强国App有“学习新思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17个板块,打造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丰富的信息库;光明日报全媒体重视平台建设,将时下流行的H5、AR与VR等技术融入宾中,统筹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形成宣传合力;央视网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生动、立体地阐释着中国故事;新华网立足实践,将晦涩的专业性话语转交为通俗的生活化语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阅新媒体在2019年两会报送中精心打造“独家V观”、特稿、VR全景等时政类融媒体产品,点击和阅读收看量屡创新高……人民日报微博粉丝数8668万,微信公众号近1000万,脸书账号粉丝数位居世界主流媒体前列。中国日报客户端全球下载用户超过1800万,用户覆盖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一个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降在全媒体时代浪潮中成长壮大,讲述着每天发生的“中国故事”,书写着媒体融合发展的“中国答卷”,凝聚成砥砺奋进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材料二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建校100周年的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谈道:南开大学张伯苓老校长有“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就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间、未来之问。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一流人才,是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的南开的魂,也是南开人的兴学强国梦。百年来,“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宗旨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在一代代南开人身上接续传承、赓续发扬。百年校史陶铸爱国情怀;课堂教学塑造爱国认同;“公能”素质教育诠释核心价值;师生“四同”(同学同研、同行同讲)的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强化了对国家民族的情感认同和爱国报国的坚定信念。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彰显爱国报国的担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激励爱国报国的志向;扎根中国“顶天立地”办大学,体现爱国报国作为。自力图强、兴学报国,南开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初心不改,淬砺了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主流媒体是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工作,传递中国声音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观点分析,百年南开是怎样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实现爱国精神的接续传承、赓续发扬的。
(3)“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请你为当前的教育事业怎样回答南开大学张伯苓老校长的“爱园三问”,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弘扬爱国正能量提出三条建议。
2019-06-12更新 | 2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