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发展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 题号:130749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是时代课题。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桂桔。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观察社会发展时,一定要注意这种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有机联系。对生产力标准必须全面准确理解,不能绝对化,不能撇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来理解生产力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 包括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治建设, 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等,都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要求的。”


社会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对于我们理解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请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说明怎样认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
20-21高二下·湖南·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恩格斯在186年发表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其“历史合力论”思想。1890年9月,恩格斯给柏林大学数学系学生约·布洛赫的一封信中再次阐述: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7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


请简要地概括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基本思想。
2020-08-18更新 | 4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广东就一直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涌现了诸如美的集团、TCL、格力集团、海格通信、粤电力等成功案例。2014年8月,广东省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2015年5月,广东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规范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说明广东省深化国企改革的正确性。
2018-10-09更新 | 5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民生关注的焦点问题,2015年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完成顶层设计、法律授权,以及33个改革试点实施细则和试点方案出台的基础上,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区别于以往的土地制度改革和试点,此次改革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强调改革过程中的法律授权。一方面,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使改革目标方向明确,改革的内容统一,为今后法律的修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授权,将改革纳入了法律的框架,扫清了试点探索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法律障碍,既解决了以往试点难以取得进展的深层矛盾,又有利于总结提炼出可复制、利修法的经验与政策建议。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改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重点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时,将更加重视相关土地制度改革之间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与土地相关的财税、金融制度的改革将协同推进。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知识说明相关制度改革和法律修订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有关知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土地民生问题的原因。
2018-07-10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