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 新事物的含义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0 题号:1310480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创业团队”。这个曾经弱小的政党之所以能走到历史舞台中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为民初心、勇担理想使命,凝聚起干事创业所向披靡的磅礴伟力。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会址是最引人注目的红色地标,对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精神灵魂和历史根脉,阐释建党精神的意义不必赘言。如果说中共一大是日出东方,中共二大就是明灯指路。1922年7月,在上海原公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就在这里诞生。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虹口秘密召开,是党的支部建设起点,三人成支部、支部干事会等许多制度经过继承发展,在现行党章中仍作为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过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四大,都与石库门有着不解之缘。为以良好风貌迎接建党百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于2020年11月暂停开放,实施场馆“修旧如旧”改造,将在建党百年之时开门迎接广大党员群众。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创业团队”。(10分 )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三大纪念馆”实施场馆“修旧如旧”改造的意义。
(3)在建党百年之时,中国共产党“三大会址”将开门迎接广大党员群众。如有人请你为前来参观“三大会址”的党员群众写一篇欢迎词,请你为欢迎词确定三大主题。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一   龙年伊始,最新AI模型——文生视频转换模型Sora发布,震惊全球。只需要一段提示文本,Sora就能生成具有多个角色和特定动作类型,且主题和背景基本准确的高清视频。这代表着AI已经实现了从静态图像生成到动态视频创作的飞跃,将为塑造影视、游戏产业新业态打开大门。但目前Sora也有弱点。它可能难以准确模拟复杂场景的物理特性,且可能无法理解因果关系。另外,就像当初ChatGPT问世一样,Sora也引发了人们对深度造假、版权侵权、艺术家生计、隐藏偏见等方面极其熟悉但又颇为严重的担忧。

(1)结合材料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观点,分析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

材料二   据报道,一些网络博主利用AI技术,“复活”了多位已故知名人物的形象和声音,这些“复活”人物会以生前身份向观众问好,表达对大家的思念。但这类行为引发了不少争议,特别是未经死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复活”,被认为是对家属情感上的伤害。此外,有商家视“复活”为商机,推出产品“AI思念的人”(见下图),但被不少人出于恶搞朋友的心态购买。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利用A1“复活”人物涉嫌哪些违法行为?若逝者家属要求对方承担责任,可提出哪些理由?

材料三   首部中国原创的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在央视播出。该片聚焦国家统编语文教材200多首诗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诗词制作为水墨国风动画。为了更真实地呈现古诗词中的人物和故事,节目导演与科研人员对大模型“投喂”了大量精准数据并进行训练,使其可精确生成符合历史依据的人物、建筑、场景等美术图,美术风格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水墨、工笔等风格化传统审美,为观众带来全斯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3)结合材料三,分析科技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2024-05-28更新 | 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太空的探索,人类的脚步从未停止,并将向着更遥远、更广袤的宇宙进发。
     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技术极为复杂、难度极大的工程,需要许多高新技术的支撑。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这一过程历经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而每一次飞行都会这用一些新技术,解决一些老问题;每一次验证的技术都比上一次更 先进,更完美,中国人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航天梦。
          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1971年,苏联3名宇航员在飞船气门阀失效时因为缺乏航天服的保护而死亡。1986年和2003年,美国“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多名宇航员罹难......但是,牺牲从来没有阻挡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没有人知道太空有多辽阔,同样没有人知道我们能走多快多达。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联系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阐释人类对太空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原因。
2017-04-23更新 | 10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是一条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从早期的土地批租创造性解决资金之困,到自贸区试水负面清单让投资便利度得到跃升,到以“证照分离”为抓手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再到国务院新近确定的“一业一证”试点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新举措、新事物层出不穷,一桩桩一件件,体现出发展不止、变革常新的社会发展规律,刻印下浦东与新事物一起成长的深深足迹。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阐明浦东是如何与新事物一起成长的。
2020-12-31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