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9 题号:13127632
我国经受住疫情大考之后,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成为世界经济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未来我国将如何奔跑?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我国居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口。十四五规划中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让人民钱袋子鼓起来2015年以来,消费贡献经济增长的60%,未来服务消费和线上消费将迎来更多利好,中国制造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集成电路等将上马一批国家重大科技新项目,北京、上海和大湾区将形成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十四五规划时期,我国经济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先后签署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再到积极考虑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我国积极为国内产业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铺路搭桥。

☆中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定位未变,但世界正在经历大变局,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增加,全球化遇到阻力我国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创新能力和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如何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释放治理效能值得期待。


(1)请概括出推动我国奔跑的三大引擎。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校高一年(6)班同学以“做理智的消费者”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小组同学】
在调查中发现:
以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的观念。如今,“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的消费观念已为更多人所赏识。

(1)请你概括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的经济原因。
【第二小组同学】
从网上搜索到:
众多“宅人”吃饭叫外卖、购物上淘宝,催热了“宅经济”,改变着“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2013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期间,天猫支付宝总交易额就达到350.19亿元。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甲说:“‘宅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
乙说:“我不赞同你的观点……。”

(2)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甲同学的看法进行点评
【第三小组同学】
在调查中发现:
目前,浪费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何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针对以上现象,作为中学生应如何确立可持续性消费观
2017-11-30更新 | 2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消灭贫困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2019年12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旅游扶贫是物质、精神双扶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14年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到2018年入围“长沙市最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小镇”,短短4年时间,田溪村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田溪村背靠大围山南麓,由于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非常滞后。2015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全面实施,田溪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当年9月16日,田溪村成立湖南西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西溪磐石大峡谷风景区建设方案》,提出资金众筹、收益共享的运行模式,并组织村民去附近的乡村旅游点参观学习。至2019年5月31日止,村民分期众筹资金1100余万元,开发了滑草游乐场、小水果采摘基地、大河田园景观、跑马游乐园、沿河休闲风光带、峡谷溯溪探险、玻璃桥及玻璃湑道等游乐项目。全村有40多人在景区从事保安、保洁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还有一部分村民从事餐饮、住宿等接待工作。田溪村在打造景区的同时,浏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加大了对田溪村建设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指导田溪村修建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2017年初至今,景区接待游客近9万人次,门票总收入240万元,村民创收近700万元。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发展旅游业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2)请你为青年学生参与旅游扶贫提出两点建议。
2020-03-01更新 | 4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 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
2018-06-02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