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0 题号:13363658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综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程,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也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法治信仰,是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和捍卫法律。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法治信仰、缺乏法治精神,法治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法律固有的优点,远不如一个民族信服并遵守法律的精神重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我国是一个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如何正确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概述法治与生活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   《行政诉讼法》(2017年修订)中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五条第四款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

材料二   2017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25条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并修改“国有资产保护”为“国有财产保护”。

材料三   上述修订带来三个主要变化:拓展了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使国有财产受到更为全面的保护;对行政机关的国有财产保护履职行为的评定。

国有财产按照用途主要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前者是以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后者则主要投资于行政、国防、公益事业等。

结合材料,运用法治相关知识,分析行政公益诉讼是如何保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的。
2023-11-11更新 | 15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材料一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2014年4月,习近平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为新时代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专章,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战略部署。

2015年7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地位。此后,网络安全法、反间谍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等一系列配套法律相继颁布或修订实施,国家安全领域法治化进程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切实筑牢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1)有人认为,制定和完善国家安全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就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二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维护国家安全立法属于中央事权。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央通过香港基本法第23条授权并要求特区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然而由于反中乱港势力和外部敌对势力不断“污名化”“妖魔化”阻挠破坏,该项立法迟迟未能完成,成为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大漏洞和执行基本法的一大缺陷。特别是2019年“修例风波”中“港独”猖獗、“黑暴”肆虐、“揽炒”横行,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2024年3月23日,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刊宪并生效,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卡梅伦却称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基本法》第23条立法建议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规定的有关义务,对香港居民行使权利和自由有负面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写一篇发言稿,驳斥卡梅伦的观点。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层次清晰;③语言表述规范;④字数在250字左右。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法治建设在路上。

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1982年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1999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揭开新篇章。

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我国宪法进一步完善。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志着我国迈入法典时代。


(1)结合材料和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对你有什么启示?
(2)结合材料并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相关知识,归纳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并分析两条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
2020-08-28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