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3480571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认为,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最大的难点是,病毒不断地变异,我们对新冠病毒还了解甚少,因此在疫苗研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必须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验才能知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病毒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反复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会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制约
③真理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追求真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真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7年9月25日下午5时起,微信启动页面的背景发生了变化。新的地球照片变得更清晰、云层更细致,视角也由非洲大陆上空变成了我们祖国的上空。这张照片是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最新气象云图。和上一代相比,“风云四号”观测的时间分辨率提高了1倍,空间分辨率提高了6倍,大气温度和湿度观测能力提高了上千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实践的目的和归宿在于获得真理性认识
②人们对宇宙认识的发展需要实践为其提供必要的认识工具
③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B. ①④C.②③D. ③④
2019-01-06更新 | 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4月,某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一种通过两步催化反应将聚乳酸塑料转化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新过程,这一方法具有比自然降解路径更大的优势,并为其他类型废塑料的高值化转化带来了启发。这表明(     
A.创新思维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
B.实践的需要推动研究的深入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D.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2023-07-08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错觉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感觉或知觉,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是视觉方面的错觉。回答下列小题。

1.汽车司机夜间行车时都有这样的经验,走在高压水银灯照明(蓝紫色光源)的道路上,自己的车灯(白炽灯)灯光显橙黄色;而走在钠灯照明(黄色光源)的道路上,自己的车灯显蓝色。视觉错觉(     
①说明在特定条件下意识具有不依赖于物质的属性
②意味着不同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反映总是不同的
③说明感觉和知觉会受背景条件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④是客观存在进入人脑并经过人脑加工改造的结果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视觉错觉除了广泛运用在军事领域之外,也被众多企业,设计师运用在日常生活领域。通过视觉错觉原理,可以有效地改变人对空间信息的接收,可以改变人和空间的交互感受。 这说明(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②认识和把握规律就能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③回到实践中、服务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意识具有能动性,它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1-10-11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