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系统的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51 题号:13489214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以系统思维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把数字中国看成一个整体,关注政府、市场、社会如何在互动联系的数字环境中发挥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政府的数字化转型齐头并进、统筹兼顾。

政府数字化转型就是要探索政府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提升数字时代的政府治理能力,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无缝集成的服务,以及优化各级政府灵活整合和统筹配置优势数据资源的能力;社会数字化转型就是要着力构建社会数字化体系,构建适用于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的规则、机制和实施路径,确保数字化社会能够与数字政府、市场数字化供给相配套,与数字化政府治理机制相协调,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合作共治的“善治”局面;经济数字化转型就是要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让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我国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建设数字中国。
20-21高二下·四川凉山·期末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指在当代科技进步条件下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所产生的具有新的性质、新的属性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以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及其优化组合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着眼于发挥科技创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增长引擎的引领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指明了发展路径。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事物,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必定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临着困难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材料二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作为主要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青年如何理解、看待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进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以“新时代青年以青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2024-01-30更新 | 22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强调: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要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整决玻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构建起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根据改革方案,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职能等重点,国务院大力推进机构改革。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材料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坚持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优化就是要科学合理、权责一致,协同就是要有统有分、有主有次,高效就是要履职到位、流程通畅。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加强相关机构配合联动,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下决心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使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 运行更加高效。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对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作用。
(2)国务院机构改革在行政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结合材料二,运用系统优化的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018-05-31更新 | 41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标志着这项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规划指出,要坚持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结构科学、集约高效的大湾区发展格局。发挥香港—深圳、澳门—珠海等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以港澳广深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珠海、佛山等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共同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


一个活力充沛、发展持续、结构优化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即将建成,结合材料,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如何实现这一设想。
2019-10-22更新 | 6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