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文化自信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135760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直面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验,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顺天时,量地利”等生态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重要的生态文明思想。该生态文明思想为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时代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引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善,我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学校团委发起“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在行动”志愿活动,请你为该行动拟定两条倡议。
【知识点】 文化自信解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原因。
2021-09-18更新 | 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央视一套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于2017年农历正月初二正式开播,节目首播时即被视为黑马,第二季更是在春节期间蹿红成为街头巷尾热议话题,引发了观众的极大共鸣。诗词这种传统文化难得受到如此热捧,相关人士指出,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但需要被激活。《中国诗词大会》走红其实暗合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也彰显一个事实;文化传承基因具备很强的生命力,如何利用诸如综艺节目、碎片化传播、在线教育等创新形式,影响广大民众的学习热情,是今后传统文化传承不客忽视的发展方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的原因所在。
(2)《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与形式创新有关,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2017-07-31更新 | 19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习近平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以选民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矗立于世。
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心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1)“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故文运昌则国运昌。请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坚定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影响。
(3)请几位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2017-03-30更新 | 2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