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1 题号:135773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广度、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根本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敢于承认错误,勇于纠正错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不断与时俱进。

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化了对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和国家治理普遍规律的认识,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的时代篇章,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新境界,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系统的理论指导、科学的顶层设计。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习近平法治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产生于不同历史条件的两种思想文化体系。但它们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等根本问题的探讨在内涵上有诸多相似、相近、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讲,它们都是为了适应人类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类”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对于团结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形成和丰富民族精神,推动中国发展进步,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种种难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都可以提供重要资源和积极有益的启示和借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重要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要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有相似、相近、相通之处。请举两例说明。
示例:“民为邦本”与以人民为中心。
2022-09-06更新 | 2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为全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路径,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赋予深圳“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等五项战略定位,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抓手,明确提出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具体措施及发展目标。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高度、战略高度给出的答案,先行示范区既要先行,又要示范;既要符合深圳实际,又要将有关经验制度化、法制化,使其具有普遍价值,适合全国推广。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哲学依据。
2020-07-30更新 | 1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2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主要内容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深入宣传乡村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总结推广乡村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乡村建设要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结合农民群众实际需要,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避免在“空心村”无效投入、造成浪费。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如何推进乡村建设?
2022-12-16更新 | 2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