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7 题号:13617636

2021年4月1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要求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通知》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主题教育活动

某校结合实际创新举措积极开展“图话百年”宣传、阅读教育活动、“童心向党”班会活动、“寻访红色足迹”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等,把组织学生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将主题教育活动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班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相结合,引导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时代价值。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某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所坚持的方法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
(1)请运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合理性。
材料二: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即“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也就是说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要善于把握内在逻辑,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究其深奥的观点,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
(2)结合材料二,分析韩愈的读书法包含了哪些辩证法观点?
2016-11-26更新 | 28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礼法结合、德法共治是中华制度文明的精髓。新时代要实现“法安天下”,必须坚持不懈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由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群众性的普法宣传设施设备、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制度规范等构成的,能够体现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有利于法律实施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提高公民法治素养、培养全民法治信仰的基础性工作。各地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法治文化建设的决策,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具有不同特色的途径。有的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弘扬家国相通的大局观、礼法结合的秩序观、情理法融合的正义观,让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有的通过宪法宣誓制度、法治广场、宪法大道、组织青少年参观法庭旁听案件审理等,推动宪法至上、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多管齐下,努力营造一种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提升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各地的探索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启示。
(2)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说明各地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是怎样做的。
(3)礼法结合、德法共治是中华制度文明的精髓。请为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统一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每条字数限制在20个字以内)
2018-06-22更新 | 107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面对新冠疫情形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因时因势,出台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二十条”,再到“新十条”,为逐步有序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创造条件。202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新疆、西藏、广东、重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疫情面临严峻形势,全国高风险区较多。有专家根据疫情调控力度P(0-1,1意味着静默不活动,0全部放开)与病毒传染力R(2-8,值越高传染性越强)两个指标变化,调研对某地区经济产生的影响,得到这样一个模型,如下表。

调控力
度 P(%)
经济下行幅度(%)
R=2R=4R=6R=8
00000
10-3.2-2.1-1.4-0.9
20-6.4-4.7-3.2-23
30-9.6-8.0-5.4-4.0
40-12.8-12.5-8.2-6.2
50-0.1-16.6-12.0-9.1
600-20.0-23.3-13.4
700-23.3-23.4-21.0
800-0.2-26.8-26.9
9000-0.2-0.2
1000000

(1)一般情况下,经济下行幅度=调控力度×时间。根据该表,简要说明R、P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有人根据这一模型认为,基于当前新冠病毒演化趋势,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可以采取较低调控力度方式进行。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予以评析。

稳中求进,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找准合适的平衡点,是三年来中国应对疫情大考的实践经验。党和国家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走小步不停步,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加强资源力量统筹,分类施策,“战 疫情”不误“保春耕”、“精准防”确保“不断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积极为企 业减负纾困,畅通产业链,最大程度上释放经济社会活力。


(3)结合材料,分析“不断找准合适的平衡点”的哲学依据。
2023-01-31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