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9 题号:13641609
唐朝马总的《意林·淮南子》中有言:“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如果有利于百姓,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如果能把事办得周全,也不必遵循旧有的规程。法令、制度,各自适合时宜。)下列观点与马总的思想基本一致的是(       
①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有一定强制力的社会规范
②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③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
④法反映在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由此说明(     
①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②法律是社会成员利益的反映,为人权提供法治保障
③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④“铸刑书”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形成,为人类法治作出了贡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20更新 | 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的是(     )
A.党的主张
B.人民意志
C.无产阶级的意志
D.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022-06-17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
时期代表性法律及其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创新封建法典体制。
西汉时期《九章律》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唐朝时期《唐律疏议》主张用刑持平,减少死刑处罚,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下列关于中华法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法系以中国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②中华法系强调了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③中华法系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中华法系贯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18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