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13904618

早在战国时期,秦孝公问商鞅:“法令以当时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无私,奈何?”卫鞅曰:“治道运行,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可见良法之治和法治信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看今朝,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法连着你我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路该怎么走?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如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同志给出了坚定而明晰的答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20年5月28日,人民大会堂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新中国条文最多的一部法律,1260个法条,对应着细致入微的民生关切;亦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7编和附则,构建起全方位的民事权利保护体系。


【问题探究1】
我国为什么要颁布民法典?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一大批爱岗敬业、掌握精湛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技能人才工作,为适应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近年来,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全面落实《“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出台了《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实施方案》。

新时代,大国工匠以平凡创造非凡,以至真追求至臻。入选“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大国工匠们身上凝聚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与代表们交谈时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这是顶梁柱。”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我国怎样才能培育出一批批“顶梁柱”。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新闻一: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和关于推迟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

新闻二:会议议程之一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提请大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第六十一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第七十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民族委员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其他需要设立的专门委员会。……

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1)结合上述法律条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科学依法行使职权的。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我国曾多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因各种原因被搁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开辟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社会各界对制定民法典重大问题的认识趋于统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翻看民法典,大到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到强调禁止高利放贷;从抽象地规定公序良俗,到具体地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从规定履行合同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到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再到制定高空坠物侵权责任分摊规则等,民法典回应时代和人民关好生活保障的需要。


(2)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阐述民法典编纂与出台的重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十四条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六条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第二百零六条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第二百零七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3)有人说,在编纂的民法典中,“平等”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020-08-06更新 | 15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一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实现公民权利保障的法治化,并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2016年6月至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9年8月23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新增多个内容,包括:明确人格权范围,重新定义隐私权,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等。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结合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和通过,谈谈对实现科学立法的认识。

材料二 《民法典》将“保护生态环境”写入《民法典》的总则编草案,有助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也顺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是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要求,弥补了国外某些民法典“重物轻人”的立法缺陷;对于“霸座”“霸铺”甚至抢夺方向盘等不文明的乘坐行为,在目前治安管理处罚法之外,以民法的形式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性质,依法实施法律制裁。《民法典》内容真正体现民有听呼,法有所应。


(2)据此,有人认为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请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评析。
(3)习近平强调,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请结合“全民守法”的知识,谈谈青少年在《民法典》普法工作中应如何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1-06-27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