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8 题号:13937705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20周年。某校政治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是该小组搜集整理的部分内容。

对外开放持续全面深入

目前,我国关税总水平已由“入世”前的15.3%降至目前的7.5%以下,接近发达国家、发达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中国持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目前开放了120多个部门,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承诺的108个部门。在营商环境方面,中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迄今已推出130余项相关改革举措议,目前在中国办理施工许可证耗时111天,在该指标的质量指数上得到15分的满分,高于东亚地区132天和9.4分的平均水平。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不同国家对接顶层战略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中国同东盟和日韩澳新共十五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同欧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全球贡献不断增强

20年里,世界货物贸易总额差不多将近翻了一番,而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了7倍多,与此同时,中国进口的总额也增长了将近6倍,已占到世界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12%。在全球贡献方面,过去2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接近30%,特别是去年,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


假如你是该学习小组的成员,请你以“入世20年,中国与世界‘共赢’”为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紧扣主题,事理结合;观点明确,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持续火热,“一带一路”的发展将为中企海外并购市场带来一系列变化。中亚、东欧、东南亚、北非等发展中国家将代替北美、西欧发达国家成为海外并购的新热点,而高铁、电力、通信、工程机械、汽车和飞机制造以及电子装配加工也将吸引大量资金的投入。在资金融通方式上,丝路基金、亚投行及金砖银行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元化的配套融资服务;而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也将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项目带来更富想象力的融资渠道。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企的大型基建项目为先导,民企的制造业项目随后跟进,从而形成“国企搭台,民企唱戏”的共进格局。
材料二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层出不穷。除了企业自身的并购战略、资金财务操作方面缺乏经验外,国内缺少并购的法律保障和有效手段也是一大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国内市场也缺乏相应的咨询、担保等中介机构和融资手段。同时,“中国威胁论”在海外颇有市场,这影响到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海外发展。资本雄厚的国有企业因其“中国政府”的标签而深为欧美所忌惮,而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也不具备吞并、经营欧美成熟企业的实力,加之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经常让中国企业错失良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有利条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国家各职能部门应如何助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
2016-12-13更新 | 10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强调,坚持以开放为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赋予海南更大改革自主权。海南将着力做到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法治环境规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充分发挥独立地理单元的区位优势和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增强制度创新的整体性、协同性,充分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更加注重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更加注重有效防控风险…………

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标志着我国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和制度创新转变,即更多地使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推进开放。该法确立了制度型开放和制度创新的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即规定不可以做什么),在政府采购、标准制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上市融资等方面给予外资企业公平待遇,保护其合法权益,坚定实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与国际规则对接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制度型开放和制度创新举措对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内外资企业(包括本国企业和外资企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0-03-02更新 | 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刚刚签完广交会上的合同,又打着“飞的”来到北京服贸会采购……这一幕已成了很多外贸人的常态。从春华秋实的广交会到生机勃勃的服贸会,中国外贸迎来了“双轮驱动”。海关总署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1.9%,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从国际比较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充分体现了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和综合竞争力。随着外贸内生动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外贸稳中提质的发展目标。


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简要分析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的内生动力。
2021-03-11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