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394117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微博月活跃用户4.62亿,连续三年增长超7000万;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了10.82亿,平均每天有450亿次的信息被发送出去。2019年4月19日,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正式启动,在新浪网公开发表的微博将被国家图书馆保存,以服务于政策决策、学术研究等非商业用途。

在网络空间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听到微言大义、微行大益,但也会被危言耸听、道微德薄所蛊惑甚至绑架。一些“大V”以“求辟谣”、“求证”方式故意扩散谣言丑化政府和领导官员的形象,对网络秩序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说明青少年学生应如何看待和参与网络空间里的政治生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为治国辅政、凝聚共识的助手,也可以成为搅乱社会的推手。这警醒我们,作为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到网络秩序的自觉维护者,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1)材料体现了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2)结合材料,简要回答公民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018-07-18更新 | 1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与传统博客相比,以“短、灵、快”为特点,其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已经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微博已成为加快传播、拓展文化空间的极好工具,为各项建设发挥着正能量,政府开始大胆尝试使用微博平台,用微博传递正能量,以期形成更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微博也可能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这就是“微博文化”喜忧参半的原因。
材料二:为办好杭州G20峰会,确保峰会顺利举行,杭州市近万名各级人大代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作为,依法履职,他们通过代表联络站等平台,开展走访选民、接待来访群众等活动听取意见建议,提出了有关发挥代表作用,服务G20峰会的议案,并经过杭州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全体代表认真审议,决定开展“服务G20,代表作表率”活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有关知识,阐述公民如何使“微博”在政治生活中发挥正能量?
(2)结合材料二,分析杭州市人大代表是如何肩负人民重托,切实履行职权的?
2017-08-09更新 | 4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法治国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民法典共7编、1260条,覆盖了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各阶段的各种权利。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生产生活,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能从里面找到答案。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公民该如何养成自觉守法、学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2021-08-14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