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法治中国建设 > 法治国家 > 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6 题号:13948032

让宪法信仰根植人心,让宪法精神薪火相传。2020年11月,在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到来前夕,在全社会形成宪法学习宣传的热潮。在北京,普法宣传服务队深入基层,大力宣传宪法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天津,法学专家领街“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在宣传周期间为群众奉上一道“法治盛宴”;在江西,青年普法志愿者、法官、检察官、律师走进社区乡村宣传普法,让宪法精神进村入户、入脑入心……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宪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让宪法精神活起来、落下去,融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让宪法信仰根植人心的重要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集中体现,针对当前升学就业、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做出了积极回应。修订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国情实际,两次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分别收到40余万、30余万条意见。此外,基层立法联系点多次在居民社区和办公楼宇组织意见征询会,更深入基层群众,让人民的声音上升为国家意志,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更有效地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现实意义。
2023-03-30更新 | 10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先有“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又有哈尔滨“冷冰雪”点燃“热经济”。2023年以来,我国旅游业恢复势头强劲。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稳定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意义重大。

我国现行旅游法是2013年4月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曾于2016年和2018年进行过两次适应性修正。旅游法律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我国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服务供给持续改善。

当前,旅游行业也面临一些新形势和新问题,如“零负团费”问题尚未彻底根除,自驾游、研学游、户外探险、在线旅游、民宿、元宇宙、数字文旅、沉浸式剧本杀等新业态、新模式亟待规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需要彰显。目前,旅游法(修改)已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项目。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旅游法的原因。
2024-05-23更新 | 23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大网上公布该修订草案,并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修订草案对多个社会治安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规定。草案增列数种应予处罚的行为,包括考试作弊、高空抛物、违法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同时,修订草案将治安管理工作中一些好的机制和做法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认,进一步合理设定了处罚措施和幅度。例如,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或者遇有参加升学考试、近亲属病危、死亡等情形的,可以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满足法定条件的,公安机关可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决定。

材料二   2023年1月,新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开始施行。本次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是继2005年、2018年两次修改后的一次全面修订。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在原有规定基础上,积极适应新时代、新任务,就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由原九章61条,调整为十章86条,丰富了妇女权益保障的制度内容,完善了政府相关保障措施,修订中,草案两次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70余万条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征求各方意见后,多次集中审议才最终表决通过。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知识,分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订对建设法治中国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是如运用创新思维的。
2023-12-15更新 | 14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