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物质决定意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1409490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蛆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激励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哲学依据是( )   
①意识推动事物发展②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③意识不依赖于物质④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人认知珠峰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测绘史。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顶峰竖起了测量觇标,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13米;2005年,中国采用GPS、雪深探测雷达等技术手段,测得珠峰准确高度为海拔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珠峰,综合运用卫星定位测量、精密水准测量等多种方式,开展峰顶测量。中国的珠峰测量史佐证了(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④科技进步使认识得以超越客观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21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陶渊明的著名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描写了一幅心灵向往自由,充满诗意的境界,哲理丰富。对此解析正确的是(     
①诗人在头脑中主观构建出宁静祥和之境来表达作者的向往和追求
②在嘈杂的市井实现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意识对生理活动的调节
③有无车马喧在于个人思想境界的高度,这是发挥意识作用的表现
④诗人以主观感受的静化解环境喧闹带来的困扰,违背了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7更新 | 1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垃圾分类,被认为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有效方法,也是各地在积极倡导并推进的管理举措。但是,民众分类意识不足,分类知识欠缺、参与热情不高以及当前垃圾桶上分类标识模糊和整个垃圾分类回收链条不完整,造成垃圾分类难以真正推进。这告诉我们(     
①主客观条件的不足共同制约着垃圾分类的推进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破解垃圾围城的重要条件
③要用高度的热情武装头脑并指导垃圾分类的实践
④增强垃圾分类意识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首要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04更新 | 3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