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14144686
为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2021年2月21日中央再次发布文件。要求继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保护性耕作模式,加强淡水资源养护。这此举措的哲学依据是(       
A.自然界的长期性B.自然界是物质的
C.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D.精神世界先于人类而存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登上月球、绕地球飞行、建成载人空间站。宇航员在茫茫太空中发现的只有物质。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于意识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自然界是物质的
④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6更新 | 1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不发展、不作为,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     
①尊重自然的物质性,顺从自然规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③根据人类需要建立人与自然新的联系
④树立正确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2023-12-13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由于掠夺性的采伐、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成为京津地带风沙危害源。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对植被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有识之士发出“绿色可以没有我们,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绿色”的呼声。该呼声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类必须征服自然,才能成为自然的主人。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前提
④人类社会产生后,自然就必须服从人类的需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植树造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由此形成了“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
①是人们对塞罕坝植树造林活动过程的主观映象
②源于塞罕坝人对植树造林活动过程的主观认识
③是塞罕坝人将绿色生态理念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生动体现
④反映了塞罕坝人既尊重绿色生态规律,又发挥高度革命热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11-15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