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14160285

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也不用任何现代机械工具,仅凭一双巧手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鲁班凳、拱桥、“中国馆”等精美工艺品。2020年,一位中国老木匠阿木爷爷走红海外,他的视频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榫卯技术,他被赞为“当代鲁班”。

有人认为阿木爷爷与李子柒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他们都是通过视频变身“网红”,并且火到海外,也因为他们都“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在镜头中,“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展现了中国田园生活之美,而阿木爷爷则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之魂一榫卯技术。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这种体现中国古老智慧的技艺惊艳了无数外国网友,阿木爷爷也赢得了海外网友的钦佩和喜爱,有外国工程师点赞,称阿木爷爷脑海自带“CAD建模系统”

无论是阿木爷爷还是李子柒,都是平凡之人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不平凡源自对生活的热爱,源自做事的专注与坚持。正是这种平凡之中的不平凡,感动着无数如你我这样的平凡人,也激励着我们活出自己的不平凡。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阿木爷爷通过视频赢得海外网友的钦佩和喜爱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国家文化公园”概念属我国首创,《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可循。《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在如何建设国家文化公园问题上给出了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理由。
2021-06-02更新 | 6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多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地坑院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祥式,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陕州地坑院景区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沉寂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让传统文化遗产和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结合起来,造福一方群众,带领百姓致富。


结合材料,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原因。
2019-04-24更新 | 5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前不久,“格萨尔千幅唐卡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唐卡”专门指藏族地区流传的一种用彩缎织物等装裱的卷轴画,是藏族形象艺术的经典,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格萨尔千幅唐卡展”绘制采用了著名唐卡绘画流派“嘎玛嘎孜”画派艺术手法,融合吸收了汉族工笔画、山水画技法精华,还借鉴了印度艺术,充分体现了人类优秀文化间的交流与融通,也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之间水乳交融、血脉相通的真实写照。“格萨尔千幅唐卡展”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彰显出中华文化的神韵。
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016-11-18更新 | 7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