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3 题号:14203556

某地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重视文化建设,针对在文化生活中出现的“娱乐化”“低俗化”等现象,坚持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当地文化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加大文化惠民工程的投入力度,让群众享有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结合材料,从“建设文化强国”的角度,谈谈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1】材料一: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说明国家如何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
材料二:《W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于2015年10月起正式实施。依据精准扶贫的要求和S省文化发展实际,《方案》中明确,到2017年,完成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任务60%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各类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面貌极大改善,文化惠民扶贫集中攻坚取得关键突破。《方案》同时明确将加强农村传统建筑的保护和维修,指导其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现代观光农业等产业,打造藏羌彝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以此带动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结合材料二,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知识分析《方案》中举措的原因。
2016-07-19更新 | 15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最牢靠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社会主义文艺是属于人民的文艺,艺术家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确认识和处理好文艺与人民、生活、时代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积极投身改革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潮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卓越文化创造,弘扬创新精神,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不断推出讴歌党、祖国、人民、英雄的精品力作,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铸就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进而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2019-07-16更新 | 2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撑。近年来,党中央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重视传统节日,让其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彰显了节日文化内涵,树立了节日新风;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发布、感动中国人物表彰,“身边好人”“寻找最美”……无数道德灯塔在全国挺立,照亮了整个社会的价值星空;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同频共振。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的。
(2)请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中学生如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出两条建议
2020-01-16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