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题型:主观题-简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0 题号:1425847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放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人民网、新华网等融媒体平台也同步推出,下面对话出自该节目:

什么是经济危机?

1929年经济大萧条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时候,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孩子:我家为什么这么冷?

父亲:因为我家没有煤了。

孩子:为什么没有煤了?

父亲:因为我失业了,买不起煤了。

孩子:那你为什么失业了呢?

父亲:因为煤太多卖不出去,工厂倒闭了……


(1)材料中父亲说“买不起煤”、“煤太多卖不出去”揭示了什么道理?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2021-10-15更新 | 5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的合理性,并说明“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的原因。
2022-01-28更新 | 42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实行了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从胎儿到天堂”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人的生活状况也明显改善,社会矛盾得到缓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们宣称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端都可以在"福利国家"中得到解决。

21世纪以来,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乱象频发:政治矛盾激化,民粹主义高涨,右翼极端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滞缓,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危机恶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主义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4-02-18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