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1 题号:1427676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92日,习近平主席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 坛致贺信。这封贺信使“菌草技术”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菌草技术是福建农林大学林占嬉教授发明的综合性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国 菌业迅速发展,农户大量砍伐树木用于栽培香菇等食药用菌,产生了菌业发展与森林 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生态恶化等严重后果。1983年,林占嬉率领团队开始了 “以草代木”的菌草研究。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以草代木”养菌技术在1986 年取得成功。历经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林占嬉团队成功选育出适合不同生态脆弱 地区种植的菌草草种,既可作为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又可作优质的食药用菌栽培原 料和动物饲料及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实现一草多用、循环利用,形成“菌草—生态治理—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 目前,我国选育出菌草48种、适用菌草栽培的食药用菌59种,菌草技术已推广 至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为促进当地发展和人民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菌草技术研发推广取得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简述林占嬉及团队的科研道路给我们怎样的哲学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材料一: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媒体载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践行》强调,我们必须熟悉当代青少年的特点,离他们生活近些、再近些,用他们的语言和形式,循序渐进,教化于无形。必须警惕把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过高、离生活太远。必须防止道德教育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材料二:最近,山东、广东、北京等地将出版国学教材,在秋季中小学开设国学必修课。在如何将国学经典引入中小学课堂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甲专家认为,国学经典进入中小学课堂,必须进行删减并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解读;乙专家认为,学习国学经典,不应该删减,要保持经典原样、保持作品完整性,这样利于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培养正确的历史文化观。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如何正确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评价上述专家的意见。
2020-10-11更新 | 8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每个节气都配一句经典诗词,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气象科学技术的二十四节气对今天的农业生产实践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2022年北京冬奥会,二十四节气承担起倒计时功能,中国人的自然观、时间观、生命观、宇宙观,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在此刻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里约奥运会开始,为了缅怀逝者,出现了缅怀环节。冬奥的这一环节体现在了歌曲《送别》与物件折柳之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的词、外国的曲,以全新的方式演绎此曲来表达中国对于逝者的怀念;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用中国人的含蓄表达了惜别怀远之意。

08年北京奥运五环重现,到22年北京冬奥雪花主火炬熄灭;2008年我们有历史,2022年我们向未来!北京冬奥在立春倒计时中开始,在折柳寄情中结束。中国人以中国式浪漫实现了跨越14年的骄傲。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北京冬奥如何以“中国式浪漫”再次成为骄傲。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与认识论的知识,谈谈“二十四节气”传承至今的原因。
2022-11-10更新 | 28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地域广裹,树木参天。清朝后期由于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60年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两代塞罕坝人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艰苦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威绿洲的绿色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塞罕坝的历史变迁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2018-05-20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