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物质决定意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0 题号:14295899

材料一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备受瞩目。

纵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排在前三位的高频词是“发展”、“建设”、“经济”。相较于去年排在前三位的高频词“发展”、“就业”、“疫情”而言,虽有相似性,但在内容和出现频次上有较大差异,这也反映出“后疫情时代”和“十四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焦点的重大改变。相较于去年防控疫情是主要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改变,能够帮助各级政府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十四五”期间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2020年11月5—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但没有阻挡进博会的步伐。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世界各国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各国之间要积极推进更多新领域的合作。当前要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捍卫经济全球化,要表达出毫不动摇的坚定意志。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再次证明,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出现改变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特征知识,分析在当今经济背景下各国要积极开放合作的哲学道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万物土中生,“吃”和“住”都与土壤环境息息相关。土壤乃“生命之基,万物之母”。与空气和水一样,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常州外国语毒地事件”“镉大米”等事件暴露了土壤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环保部2016年6月2日发布《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了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16.1%。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为此,国务院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土十条》基本建立了一个中国中长期的土壤污染防治框架,为中国下一步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具体蓝图。对此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在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共同守卫我们土壤的洁净。
结合材料,请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守卫我们土壤的洁净。
2016-12-13更新 | 25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当今世界正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基石,芯片几乎起着“生死攸关”的作用。为了指甲大小的芯片,中国每年进口付出的代价超过2000亿美元。有人认为:“两弹一星”都造出来了,小小的芯片还搞不出来?

事实上“两弹一星”模式并不适合芯片。“两弹一星”只要研制出来就算成功了,能管几个年代。芯片产业遵循迭代加速的摩尔定律,芯片升级一日千里,还要站在一次比一次高的平台上与优胜者竞争。“两弹一星”的参与者素质都非常高,哪怕很少的工资收入也任劳任怨,可现在大部分企业都要考虑盈利问题。芯片产业是“企业家+科学家+工匠+战略家”的一体化,是“企业+资本+市场+政府”的有效结合。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芯片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我国的芯片产业。
2019-11-21更新 | 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具体实践的角度看,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新时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地位更加凸显。因此,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和谐统一。新时代,人与社会是“生活共同体”的要求更加全面。因此,必须坚持社会治理新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积极促进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结合材料,说明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观点?
2020-11-13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