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4381976
屈原面对未知的太空在《天问》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永无止境。这体现了(     )
A.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不断地认识和发现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D.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3年6月,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投入使用,实现了在海洋油气钻探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捕获伴生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海底。我国海城沉积盆地分布广、地层厚度大,圈闭多,具备二氧化碳封存的良好地质条件,封存潜力预测达2.58万亿吨,能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实践提出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人的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18更新 | 2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各个时期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元青花绘画精美生动,其纹样特点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带有浓厚的中国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极为相似。元青花的特点表明
①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
③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④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着认识活动的无限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016-02-23更新 | 1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0年7月20日,国际斯隆数字巡天调查项目团队在对400多万个星系和蕴含巨大能量的超亮类星体进行分析后,发布了迄今最大的宇宙三维结构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天文观测,科研人员此前对宇宙的远古历史和最近的膨胀史都有相当了解,但中间却存在一个约110亿年的认知缺口。有关研究人员表示,新成果填补了这一空白,是宇宙学领域的重大进展。这表明(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积累
②对真理性认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③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包含
④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4-02更新 | 4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