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9 题号:1439386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例如,儒家讲的“行”“躬行”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间,中国哲学关于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之间,以及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都有契合之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遇到无数艰难困苦,都能挺过来走过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充满人性光芒的抗联英雄冷云,到英勇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这些都是辽宁芭蕾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于川雅饰演的角色。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于川雅用舞姿表达着新时代中国舞者的精神祈盼和价值追求。

从正式成为演员的那天起,于川雅便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她曾领衔主演《天鹅湖》《八女投江》《花木兰》等数十部经典舞剧,并凭借出色的舞台表达和人物刻画,多次受邀代表中国与国外优秀团队合作演出。随团出访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足迹遍布五大洲。

在原创芭蕾舞剧《八女投江》中,为了演好英雄角色,于川雅挑战了芭蕾舞演员从未尝试过的跪姿前行,膝盖上伤痕累累。作为全剧唯一没有替补演员的主演,在连续高强度巡演中,她强忍着疼痛高质量完成演出,也成为了团里公认的“女铁人”,成为了年轻演员们的榜样。在排练的同时,于川雅还积极为观众讲解芭蕾知识,到多所高校和基层单位做客座讲师。于川雅说,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对她职业生涯最大的肯定,她将继续用汗水向世界展示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芭蕾舞者的风姿,讲好中国文化,中国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于川雅的职业生涯“讲好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022-11-07更新 | 9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无人驾驶、与人协作的机器人、可见光通信技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100多项全球最新“黑科技”亮相上海。“吸睛”的酷炫科技诠释着科技使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意味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在中国同步发生,也表明在休戚与共的地球村,共享创新成果,是国际社会的一致呼声和现实选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五大洲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对接洽谈,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张开双臂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世界的“会客厅”奏响“共享未来”的全球交响曲。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我国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意义。
2021-10-27更新 | 1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4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开幕式匠心独运的创意、精彩纷呈的瞬间、胸怀天下的情怀,跨越了国界,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得到国内外观众的盛赞。以下是开幕式上几个令人难忘的片段。

片段一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片中一个节气配一首诗,一首诗一个画面,画面中祖国各地美丽风情与冰雪健儿奋力拼搏的场景交相辉映,极富诗意,表达了中国人的浪漫。

片段二   冰雪五环从冰立方中雕刻出来。冰球撞向“冰立方”,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从冰立方当中雕刻出来,充满了炫酷的现代科技感。“破冰”寓意着打破隔阂、互相走近。

片段三   大山里的孩子演唱《奥林匹克圣歌》。44名来自革命老区的孩子以纯净、空灵的天籁之音,用希腊语完美演绎了奥运会会歌《奥林匹克圣歌》。

片段四   主火炬亮相。引导员高举各参赛国家(地区)名的雪花引导牌,通过舞蹈与光影的互动,让所有雪花聚合,共同构建成一朵大雪花。两名运动员手持火炬走到了大雪花的中间,插上火炬,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又暗喻当前世界正处于艰难时刻,正需要全人类携手守护这微小而又坚定的火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什么能够跨越国界拨动无数人的心弦。
2022-03-21更新 | 6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