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意识活动的特征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446169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现的聚集性疫情波及全国多个省份。在8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副司长韩光祖说:“此次南京禄口机场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防控制度落实不到位,长时间平稳运行使机场从业人员出现松懈麻痹心态,以及机场保洁业务外包没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等。”有网友感叹:“好不容易得到控制的新冠疫情又近乎失控了,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未来不可预知、无法控制。”


请运用“意识的能动性”和“认识论”的知识,评析网友的观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保护珍贵文化遗产,泉港区始终把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传承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并在“文化旅游发展年”的实施方案中明确目标任务,将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有力保障;泉港区成立区政府文化顾问团、闽南文化生态和土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土坑港市遗址保护管理中心、泉港区“三同”(同名村、同宗亲、同礼乐)乡村振兴文化创新中心等机构,加强了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传承的统筹协调与组织实施工作。2019年,土坑村古建筑群经国务院常务会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泉港区国保“零”的突破。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020-10-12更新 | 14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3日2时18分,伊拉克北部哈莱卜杰西南32公里处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33.9公里。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会对震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地震给人类带来的严重灾难,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对地震预报产生了疑虑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和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的原因。
2017-02-08更新 | 16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 “八分钟”汇聚了熠熠闪光的“中国智慧”。
材料一 “北京8分钟”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北京8分钟”定位在未来、科技、现代相结合。通过本次表演要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科技大国的改变与实力,同时在内容上也融入传统文化,以科技形式承载文化内涵。用张艺谋自己的话说,这次的8分钟不会再用人海战术,更多的是追求高科技与时代感,表演内容不求全,不求大,关键在于求精,重点突出个性化、情感化和技术化,用情感来打动人,鼓励每个人都参与到冬季运动中来,参与到下一届北京冬奥会中来。
材料二 “北京8分钟”用24名轮滑演员和24个带着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象征着第24届北京冬奥会。借助高科技实现影像变换,在舞台上先后勾勒出寓意友爱团结的中国结、幸福吉祥的龙凤、众志成城的长城等充满浓郁中国元素的图案,以表达中国人民对冬奥会的美好祝愿。又通过24面人工智能控制的“冰屏”陆续呈现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高铁、共享单车等“新四大发明”,展现新时代的中国风貌及对世界的贡献。大熊猫是文化的使者,更代表着中国“国宝级”工艺的传承,融合了高科技和“非遗”工艺——川北大术偶制作的“熊猫队长”化作信使,穿越互联网隧道,把来自各行各业中国人民的友好热情装入信封,伴随着光影幻化出的橄榄枝和用世界各国语言书写的“相约北京”,向全世界发出邀请—“2022,相约北京”! 传递着北京冬奥会"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新理念…演出结束后,网友这样评价:“北京8分钟”每一秒都精彩无限。
(1)结合材料一,说明张艺谋导演“北京8分钟”的设计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北京8分钟”演出获得成功的原因。
(3)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激发了青少年对冬季体育运动的热情,请你为学校开展冬季体育运动拟定两条宣传标语(限15字以内)
2018-06-20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