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时代精神的精华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2 题号:1461730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贝克莱说某个东西存在,无非是说它被我们感知到。我们无法把存在与被感知分离开来,离开被感知去设想存在。由此可见,存在和被感知是一回事,“存在就是被感知”。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材料二   17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1)材料中的哲学家在共同思考什么问题?
(2)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3)材料二属于哪种基本哲学派别?请你评析这个观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孟子和老子都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中蕴涵着一定的哲学道理。如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费尔巴哈说:“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认识它。


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观点。
2019-10-18更新 | 5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并由此提出著名的观点:“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承认自在之物的存在,但是又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结合材料,简要评析康德的哲学思想。
2020-10-19更新 | 50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南北朝时,以齐国宰相萧子良为首的一批社会名流迷信佛教,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消亡则精神消失。萧子良几次组织众人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


(1)这里的“形”“神”各指什么?
(2)范缜和萧子良观点各属于哪个哲学派别?他们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2021-01-24更新 | 2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