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1466517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要求。

全球研发投入及占GDP比重(1981-2030年)

年份

研发投入/亿美元

占GDP比重/%

1981

5242

2.0

1990

5545

1.5

2000

10310

2.2

2009

11601

1.8

2020

17842

2.0

2030(预测)

35968

3.0

注:研发投入按200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


描述上表预测的趋势,并分析在经济领域,中国要致力于进入全球创新型国家行列应该怎样做。
【知识点】 贯彻新发展理念解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新时代十年,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制造业是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最重要的要素提供方,是推动能源转型的技术支撑部门。但制造业的经济特性决定了要消耗较多的能源资源、产生较多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制造业的能源消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60%、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0%以上。

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是向他国转移污染较大的产业和生产环节,以栖牲他国环境来维持本国经济增长。我国没有复制这种发展路径,而是通过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实实在在的行动,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2021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下降50.8%,对外承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

2022年10月27日,联合国环境署发布《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若是不采取额外行动,全球将无法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即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远低于2℃,最好是1.5℃”。


有人认为,我国应降低制造业比重,稳步减少碳排放,为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作出贡献。请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评析该观点。
2023-01-19更新 | 105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规划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指明了到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方向。规划提出了九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


(1)结合材料,运用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九项重点任务的原因。
(2)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要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西部科学城,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请你为共建西部科学城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2-01-16更新 | 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达尔文死海”是指在技术转化过程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缺乏资金支持,企业很难从研发中获利而不愿承担创新风险,产生的科研人员和生产企业两头不愿沾的中间地带。

为跨越“达尔文死海”,合肥市摸索出如下模式:在研发端鼓励研发者走出实验室,寻找市场和应用场景,在应用端,政府部门发挥财政信贷作用引导产业链寻找创新链,聚焦地方产业痛点难题和发展需要,共建研发与应用相连接的“双向奔赴”模式;着重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串联起实验室到市场间的“科技红娘”模式;通过鼓励一边创新、一边转化,及时把衍生科研成果应用于市场的“一路创新、沿途下蛋”应用模式;积极开放企业生产、政府应用、城市建管等应用场景,为新技术在城市中开展测试验证、首试首用提供应用场景,解决创新成果转化最受困扰的新技术“首用地模式”。如今,合肥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科创之城。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合肥模式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
2024-02-07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