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 文化创造的具体要求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9 题号:147830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视剧《山海情》深深扎根时代的土壤,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有力地回应了“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创作要求。该剧的创作用真心呼唤真情,展现了黄土地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脱贫攻坚道路上人民的主体地位。该剧的主创对艺术规律高度尊重,牢固树立质量观念和精品意识,踏踏实实地选择了实景、实地拍摄。该剧对中国解决贫困的道路和方式充满了表达自信,剧中勤劳的中国人民、热忱质朴的党员干部、跨越山海的心血交融,是典型的中国人物和中国故事,唤起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深深打动了观众,成为2021年的爆款剧。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山海情》成为“2021年爆款剧”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文化创造和发展的重要根源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是、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教师展示材料:《觉醒年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尊重历史事实,遵循既定的历史认同,真实地展现了历史,弘扬了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正确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的主题。这种做法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肯定、高度评价。

创作《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遵循的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一些细节,比如陈独秀宏论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陶然亭煮酒会友,陈独秀、胡适、李大钊联手辜鸿铭大战朱尔典,南陈北李宣誓建党、以及陈独秀父子间的很多故事等,是虚构的。导演张永新给剧中设置了骆驼、蚂蚁、青蛙等隐喻,用多种手法展现给观众那个浓墨重彩的年代。


结合所学,谈谈上述材料对文化创新的启示?你认为文化创新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有哪些要求呢?
2021-10-17更新 | 10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国庆期间,电影《长津湖》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一路强势领跑,很多场次更是一票难求。影片以史诗般的电影艺术呈现出长津湖战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中对战争群像的恢宏呈现,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对每个角色的细节刻画,都令观众印象深刻,许多观众在观影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走出影院后仍然对影片中的情节久久回味。《长津湖》在这个国庆节掀起了一场全民致敬“最可爱的人”的热潮。

影片紧扣时代脉搏,弘扬奋斗精神,让观众在大气磅礴、悲壮深情的叙事中,深刻体悟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高瞻远瞩,深刻感受志愿军指战员扛在肩膀上沉甸甸的家国责任。《长津湖》从抗美援朝的战火硝烟中走来,伟大的精神穿越时空,照耀中华民族前进的征途。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电影《长津湖》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2-02-05更新 | 11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发表重要讲话:“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向钟南山院士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向张伯礼院士颁授“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共和国勋章是国家最高荣誉,对钟南山院士来说,是实至名归的荣誉;钟南山“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他是国之脊梁;在新冠疫情危急时刻,在医学方面钟南山成为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张伯礼院士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截止2020年9月底,我国是全球新冠患病率、病死率最低的国家,这与钟南山院士和张伯礼院士等的杰出贡献息息相关。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认真听取科学家对“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意见和建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谈谈你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的理解。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说明怎样进行科技创新。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青年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中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0-10-24更新 | 3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