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3 题号:14789260

北京网红打卡地首届榜单正式出炉!上榜的北京网红打卡地有位于房山区北京百瑞谷自然景区等12个自然景区,有地铁大兴机场线等26个人文景观,有北京枫花园汽车电影院、亮相·天乐园京剧体验馆等14个文化艺术类打卡地,故宫角楼咖啡等13个餐饮及创新零售店,有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前门大街等14处街区园区,有北京乐多港万豪酒店等13处住宿,有礼士书房、地图主题书店等8处阅读空间。它们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文旅体验和消费场景,深受市民和游客欢迎。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北京推广网红打卡地的文化价值。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间文艺呼唤法律保护

材料一   【案情介绍】

张某山从事民间采风活动期间,对一首少数民族的舞曲进行了记谱并配以歌词,该民歌于2021年被《民歌集锦》一书收录,署名为“张某山记谱配歌"。2023年,张某山发现北京某出版社出版的《民歌赏析》一书中收录了该首歌曲,署名为王某。张某山认为出版社的这一行为,侵犯著作权,故要求北京某出版社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法官说法】

张某的作品是以民间文学艺术(民歌)为基础而形成的,而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宗旨是:在禁止歪曲和商业滥用民间文学艺术的前提下,鼓励合理开发、利用民间文学艺术。因此,为促进民歌的进一步传播、发展,应允许他人对民歌及“记谱配歌"形成的成果进行合理改编和使用。同时,为丰富社会文化,促进民歌的流传和发展,对付出独创性劳动的“记谱配歌”者应以鼓励。因此,本案中张某山对其改编的民歌享有署名权及获得报酬的权利。

【法条链接】

《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阐述允许对民间艺术作品进行合理改编和使用的原因。

材料二   《著作权法》是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民间文学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这构成了它富于集体意识的集体性特征。而它的“集体性”也决定了它的“匿名性”:即作品没有明确的创作者。

(2)据此,有人认为,改编、整理民间文学的作品不适用于《著作权法》,否则自相矛盾。结合材料二,从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关于变革的中国智慧,深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历史性变革”“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变革”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关键词。变革是伟大成就,亦是成功密码。正是在不断的变革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挑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材料二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我们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不断夯实文化自信之基,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使亿万中华儿女自信自强、豪情满怀,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昂首阔步。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关知识,请就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建议。
2024-03-23更新 | 13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色家书、军旅家书、两岸家书、海外家书……家书里有人生百态、有世间万象。

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收藏和展出的各类家书有7万余封,其中红色家书格外引人关注。烈士符克在致父兄的家书中写道:“我之自动参加救国工作,不惜牺牲生命,为的是尽自己之天职。”革命先驱熊亨瀚在与妻子的诀别信中写道:“扪心自问,尚属光明,公道未泯,终可昭雪。”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写给弟弟的信中说:“不论学工,学农,只要好好干都有出路。”老一辈共产党人彭雪枫致妻子林颖信中说:“倘我已诚待人,而人对我仍存戒心者,则首先即应反省自己,看诚得够不够,诚之功夫用得到不到家?”

一封封跨越时空的红色家书,承载着一段段珍贵的历史,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更传承了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初心和坚定不移的使命。

(1)有观点认为,红色家书形成于革命年代,新时代已无收集、整理、宣传的必要。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家书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传承好家书文化。请你为传承好家书文化提2条具体建议,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别说明理由。
2024-03-21更新 | 2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