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9 题号:1485555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1月27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大会强调,未来五年是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打基础的关键五年。

要推进产业强省建设,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产业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持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聚焦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生猪等特色产业,建设“一县一业”示范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和乡村振兴示范园等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支持滇中城市群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沿边地区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云南将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题推荐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创新指数2020年排名

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
(金砖)
俄罗斯
(金砖)
印度
(金砖)
南非
(金砖)
巴西
(金砖)
WIPO
创新指数
60.5659.7856.5553.6653.2835.6335.5932.63.94
世界排名349121447486062

注:①金砖国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特指世界新兴市场。②2020中国科技成就显著,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月球取样:九章量子计算机问世,算力全球领先;华龙一号我国打破国外核电技术垄断: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打破了美国定位系统GPS的……在科技引领下,中国经济虽受疫情影响,但风景这边独好。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我国科技创新提到前所未有高度,在第二篇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对科技创新进行了战略布局。《纲要》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材料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应怎样作为。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1-05-15更新 | 16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福建省向新求变,奔赴未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实现生产力的跃迁。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突出以“制造业当家,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继续走转型和变革之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以侨为桥”,推动产品、品牌、技术、资本链接全球,加大人才引进,放大“侨乡”的影响力;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福建省在培育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生产力跃迁的。
2024-04-06更新 | 43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

材料一


注:2019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5%。

材料二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科技发展中“卡脖子”难题应然存在。一种科学技术是否属于“卡脖子”的领域,其基本的判断标准是这些技术是否事关产业安全底线和战略主动,是否能承受部分其他国家毫无下限的打压,是否面临某些国家完全断供的风险,从而严重影响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如,芯片制造以及相关设计工程软件、机器人核心算法、航空发动机、触觉传感器等。攻克这类技术,基础研究还需加强、国家政策还需倾斜、科研人才还需培养、青年学生还需努力……“从零到一”,是我国与世界最先进科技水平之间的距离。


上面图表说明了什么?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在科技发展中如何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实现更多“从零到一”的突破。
2021-05-09更新 | 1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