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 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0 题号:14876416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公布。《意见》指出,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分配格局,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加快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为此,浙江省正在制订“扩中”“提低”的行动方案,现拟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建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分配”的有关知识,根据《意见》说明如何促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2)假设你看到了留言平台,请说出你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并从“生产”的角度留下一条宝贵意见。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向全世界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改革逻辑,超越了人类积累的经济社会知识既定模式。

回归中国传统来理解中国改革,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资源来理解中国改革,对于正确解读和探寻中国改革的成功之道,非常有必要。其中,渐进传统和中庸文化又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密码。中庸文化在实践中体现为一种包容性的思维方式,翻开改革40年的历程,可以发现包容思维和中庸之道贯穿其中,为讲好中国改革故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框架。

在农村改革过程中,农民的自发创造与政府的理性设计良性互动,形成了“改革的二元动力结构",这是动力的包容;在价格改革过程中,增量改革和价格双轨制,用双轨的形式向市场价格机制转变,这是路径的包容;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各地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多样的发展模式,这是空间的包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历史性结合,更体现着中国人善于驾驭矛盾复合体并进行优势互补的包容性能力。中国在改革方案的设计中,不偏向任何一个极端,遵循混合至上、执两用中的方法论,形成了各种元素相互抵消缺点而又彼此激荡优点的“混合优势”。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在我国改革40年历程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改革的成功密码。
(3)请就如何讲好新时代中国改革故事,提出两条经济建议。
2020-05-28更新 | 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H市政府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常用行政权力从2500多项削减到1474项,削减幅度达41%,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全面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再次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积极推动消费维权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社会化;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生保障领域……

材料二:“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2015年国内需求刺激效果甚微,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爆买”:中国游客赴日消费额达750亿元,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消费超过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总和。从供给端看,国内却是产能过剩,中国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所以特别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分析H市政府一系列措施是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制造企业应如何培育“工匠精神”解决供需错位的问题。
2016-12-13更新 | 23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食为政首: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保障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稳住压舱石,必须培育新型农民、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稳住压舱石,还要抓长远重根本,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乱象,防止过度“非粮化”特别是“非食物化”。同时,坚持科技兴农,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一头是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另一头,是粮食安全面临多重压力,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米粒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走进某学校的食堂,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我们提倡适量点餐、推广‘光盘行动’,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在全民、人人有责。

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某班召开班会,让大家发表自己看法。某同学认为:勤俭节约是我们一种传统美德,但是在当前“消费为王”的时代,提倡勤俭节约是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分析我国如何才能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
(2)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明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021-01-18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