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时代精神的精华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4913541
陆九渊认为,自古以来圣人相传的“道统”只是“此心”,主张只有认识“本心”,才犹如木有根,水有源。朱熹认为先于物而存在的“理”在心外,即“宇宙”之间。两者观点分别属于(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唯心主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下列观点与之吻合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B.未有此事,已有此理C.气者,理之依也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19-03-17更新 | 1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是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②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③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④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A.①→②→③B.②→④→①C.④→②→①D.③→①→④
2019-12-27更新 | 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二人赏花,一人感叹:“花开了我便画花,花谢了我便画我自己”。另一人道:“仁兄何必如此伤感,要知道花在人心中,心里有花走到哪里都可赏花画花”。这种分歧体现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立
2019-12-11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